极速体育直播

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 氢能产业步入快车道

2023-01-31 15:32:00 中国能源网   作者: 李颖  

在政策牵引、企业发力、市场驱动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氢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项目建设频繁落地,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氢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沈竹林在11月15日召开的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引导有条件的地方统筹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发挥区域优势,促进氢能合理布局。还将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工程,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重型机械设备等应用,促进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等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拓展氢能多元化应用场景。

今年以来,随着各省市相继加快推进氢能项目落地,各大氢能企业也纷纷加快产业布局。据机构统计,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国电投等至少16家央企公布了氢能产业布局,上半年国内落地的制氢项目已有18个。

1、国家政策支持

为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发布多项相关政策:

2022年1月,工信部、住建部等五部门印发《智能极速体育直播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支持智能极速体育直播制氢等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开展制氢系统与极速体育直播耦合技术研究。

2022年1月,国务院《“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有序推进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加强充换电、新型储能、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探索输气管道掺氢输送、纯氢管道输送、液氢运输等高效输氢方式。《意见》完善充换电、加氢、加气(LNG)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鼓励传统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交通能源服务站。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我国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根据《规划》,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建成300座加氢站,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约为5万辆,并建设一批加氢站,到2030年要达成1000座加氢站的建设目标。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开展可再生能源制储氢(氨)、氢电耦合等储能技术试点示范。

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其中提出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开展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降低,氢能储输用产业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产业化发展,打造规模化的绿氢生产基地。

8月22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计划鼓励企业在自有场所建设绿色能源设施,与绿色能源方案提供方合作就近消纳。有序推广锂电池使用,探索氢燃料电池等应用。

8月29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氢能成为电力装备十大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重点方向,氢能作为脱碳和能源的重要性不断加强。

2、地方政策发力

地方政府对于氢能发展也开始重视起来。根据相关统计,除港澳台以及西藏,全国其他30个省级行政区均把氢能写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今年以来全国多省市频繁出台政策文件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青海省

2月21日,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青海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提出,青海将以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为重点,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探索氢能在电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打造青海“绿氢”品牌。

上海市

2022年6月,上海发布《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表明,到2025年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8月26日,上海市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政策》提出,上海将探索建设氢交易平台。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标准、方法学,探索氢交易及绿氢交易、价格指数、溯源认证、氢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氢能碳减排市场化交易机制,推动清洁氢产生的减排量纳入自愿碳减排市场交易,逐步探索建设全国性氢交易所。

北京市

2022年8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推出20条举措助力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措施》提出,鼓励新建和改(扩)建符合北京市发展规划的加氢站,最高补贴500万元;对北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提供加氢服务并承诺氢气市场销售价格不高于30元/公斤的加氢站,按照10元/公斤的标准给予氢气运营补贴。

11月2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强调,北京市2023年前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2025年前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2025年前,力争建成并投运加氢站74座,加氢总能力达到148 吨/日,满足126 吨/日车用氢能需求。

极速体育直播省

2022年8月,极速体育直播省发改委出台《极速体育直播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极速体育直播省“一核引领,两轴联通,三心支撑”的氢能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产业链规模将达1000亿元以上。氢能发展的政策环境体系基本形成,形成若干个万吨级车用氢气工厂,建成投运加氢站100座左右,力争推广各型燃料电池汽车1万辆左右,一批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建成投运,全产业链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全省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绿氢制备及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化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广东省

8月12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厅、工信厅、财政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省计划将实现推广1万辆以上燃料电池汽车目标,年供氢能力超过10万吨,建成加氢站超200座,车用氢气终端售价降到30元/公斤以下。

河南省

9月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河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郑汴洛濮氢走廊规划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河南省氢能产业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产业链相关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推广示范各类氢燃料电池汽车力争突破5000辆,氢气终端售价降至30元/公斤以下,建成3-5个绿氢示范项目。郑汴洛濮氢走廊基本建成,郑州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成氢能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方案》提出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建设氢能应用示范轴带,二是构筑五大产业支撑节点,三是建设三个氢能供应保障基地,四是打造良好产业生态。

山西省

2022年10月,山西省发改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万辆以上,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应用规模全国领先。到2035年,形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

湖北省

11月4日,湖北省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氢能产业“制、储、运、加、用”全链条的重点环节给予支持,氢能企业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补贴。12条氢能扶持政策将助力湖北省打造氢能全产业链生态,全力抢占氢能产业新赛道,打造全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贵州省

11月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贵州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不低于100万千瓦,建成加氢站15座(含油气氢综合能源站),加快推动氢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等场景应用,探索开展氢冶金等试点示范。

吉林省

11月11日,《吉林省极速体育直播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其中指出按“一区、两轴、四基地”布局氢能产业,实施“氢动吉林”六大工程,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到2025年形成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达6-8万吨/年,在“两轴多点”按照用氢需求建设加氢站。到“十四五”末,氢能产业产值达百亿级规模。

宁夏回族自治区

11月1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到2025年,宁夏可再生能源制氢能力达到8万吨以上,力争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达到100-200万吨。建成加氢站10座以上,可再生氢替代煤制氢比例显著提升,天然气掺氢推广应用成效明显,氢燃料电池重卡保有量500辆以上;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30万吨以上。

《规划》提出以产业培育和示范应用为主线,着力突破氢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培育和招引氢能产业龙头企业,着力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氢能源产业标准制定,着力加强安全监管,构建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条,提高氢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安徽省

11月14日,安徽省发改委、安徽省能源局联合发布《安徽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到2025年,力争燃料电池系统产能达到10000台/年,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达到5000辆/年,加氢站(包括合建站)数量达到30座,氢能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到2030年,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达2万辆/年,加氢站达120座,氢能产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在省内率先形成包括合肥、六安等8市在内的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示范城市群。

湖南省

11月18日,湖南省发改委、湖南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湖南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展规划》指出湖南省氢能产业发展目标:以跻身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第一方阵为目标,全力打造氢能工程机械之都,实现湖南氢能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中,2022-2025年为全省氢能产业培育期,形成100家以上氢能产业相关企业全面发展格局,氢能全产业链初具规模。建成加氢站10座,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500辆,氢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026-2030年为全省氢能产业市场开拓期,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形成5-10家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氢能企业。氢能示范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绿氢”在工业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起步。2031-2035年,形成完备的氢能技术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体系,核心技术实现关键性突破。

3、相关技术进展

发展氢能日渐成为能源科技创新的焦点之一。我国在氢能相关技术研发领域已取得一定进展,初步掌握了制氢、储氢、加氢、燃料电池等主要技术,但仍需全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合作,推动相关技术国产化替代。

原材料方面,我国碳纤维等高压储氢瓶关键原材料国产替代加速,产能大幅扩张,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数据显示,碳纤维国产化率已从2016年的18.4%提升至2021年的46.9%,国产替代趋势明显。2021年我国碳纤维运行产能6.35万吨,同比增长 75.41%,占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30.5%,产能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气态储运技术方面,我国已经研制出87.5Mpa钢质碳纤维缠绕高压大容积加氢站用固定式储氢瓶,运输用高压储氢工作压力在20Mpa等级,已建成电解水制氢~掺氢量10%的天然气掺氢管道示范工程。

固态储运技术方面,我国开展了kW级风电制氢、15kg固态车载储氢系统示范应用。随着氢能多元化储运体系的建设推进,固态储氢也将成为氢能企业的研发热点之一。

液态储运技术方面,现阶段我国液氢主要应用于航天领域,已经形成完整成熟的液氢应用体系。我国航天及军事领域已经具备液氢贮罐的自行研制能力,具备1.5~5吨/天氢液化系统设计制造能力。

氢气制备方面,现阶段,我国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已经实现国产化,掌握了大型化单槽制造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中,隔膜、电极及催化剂等关键技术装备尚未实现国产化,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氢气加注方面,我国建成加氢站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在加氢站关键技术方面与国际相比仍存差距,加氢站关键装备如加氢机、压缩机等核心技术依然薄弱。

燃料电池技术方面,氢燃料电池技术研究集中在膜电极和双极板等方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得到快速推广。

我国氢能产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技术提升亦将进一步降低储氢制氢成本。

4、专家观点解读

尽管发展氢能在我国已成为行业共识,氢能大规模应用落地仍面临重重困难。专家认为,高成本高能耗、技术瓶颈、缺乏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阻碍我国氢能发展的三大难关。聚焦“双碳”目标,推动氢能产业融入国家碳循环体系依然任重道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发布后,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氢能产业未来将形成至少万亿产值的产业群,重卡将是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重点。同时,氢能产业存在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高、关键核心技术待突破和管理制度需创新等亟待破解的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在“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要以系统视角统筹推进氢能规划落地,“抓基础、补短板”,持续推动基础、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氢能产业链布局,以“区域协同、场景驱动、机制创新”完善氢能产业发展环境,加速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进程,探索氢能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如期实现碳达峰、持续推进碳中和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

我国氢能发展还在初期阶段,急需关键技术创新、政策扶持、人才储备以及市场推广,更需要政府、行业以及全产业链共同发力,推进氢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向海平:

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由此必须围绕氢能全产业链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原始创新能力,加速突破关键材料及核心技术装备,重视产业化和应用示范应用,鼓励多元、多样化商业模式创新,逐步降低用氢成本,完善有关技术标准以及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构建健康的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

目前绿氢成本集中在储能端,如果通过技术突破降低储能成本,就解决了绿氢发展的一大问题;最低碳清洁的绿氢发展也面临着电解槽和膜两大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希望做电解槽和膜的技术企业加快步伐,推动技术研发。

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超才: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制定了氢能发展政策及发展战略。总体来讲,氢能发展有三大驱动力,首先是深度脱碳的需求。其次,氢能将在助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最后,对于部分国家而言,发展氢能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辽宁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主任刘佳奇:

理论上,氢能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未来开发利用的空间十分巨大。但在当下,还需进一步考虑氢能利用在技术和经济上的现实可行性,要避免一哄而上,导致氢能利用的不可持续和不经济。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

尽管发展氢能已成为一种行业共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氢能产业化无统一规划,无统一模式,无统一标准,各地在氢能产业化过程中,无统一规划,重复无效建设严重,造成氢能产业化资源巨大浪费,相关产业无法健康、有序发展。

5、结语

在“双碳”背景下,发展氢能将是推进能源转型,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环节。中国工程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约10%,2060年占比将达约15%,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阶段,氢能产业依然面临需要降低综合利用成本等诸多挑战,从长期来看,发展氢能将成为未来能源利用的理想方向和终极形式。随着技术进步及市场规模的扩大,氢能的经济性也会随之改善,而实现这样一个发展目标,仍需多方持续努力,共同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1+N政策体系,氢能产业